凉山州心理学会积极参加“携手关爱,共护未来”开放日——“《未》法保的一天”进校园活动
时间:2025.05.23    来源:无

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与心理健康水平,523日,凉山州人民检察院携手凉山州委社工部、州教体局等相关未保单位,在四川省城乡融合人才培育研究基金会、北京华宇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 以法治健康成长为核心主题,策划开展“携手关爱,共护未来”开放日—“《未》法保的一天”进校园活动。凉山州心理学会作为协办单位,积极组织专家、讲师和志愿者团队,开展心理剧、圆桌交流会、讲授法保课程、心理团辅、组织法保游园会、主题手工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助力开放日活动圆满完成。

1752197699910069164.png

 活动现场一:“未”法保的一天圆桌交流会

学会专家组张永华教授、副会长郑涴文代表学会与州市相关多职能部门、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和阳光学校师生代表共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圆桌交流会上,张永华教授简要介绍了学会在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特别是未成年保护心理方面的具体工作,强调“家校社协同干预对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重要意义”。副会长郑蕾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受侵害儿童可能产生的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活动现场二:心理剧《被遗忘的星星》

学会何芊老师积极观摩心理剧—《被遗忘的星星》,剧本中的人物语言和情景都是源自真实的生活,揭露了一批家庭存在的现状,因此更容易引起父母和孩子的触动与共鸣。通过这段表演,可以帮助家长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也启发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

 活动现场三:法保游园会

学会六位志愿者老师积极组织开展法保游园会活动,通过设置“校园欺凌侦查队”,“网络安全特工队”,“友善言行对对碰”,“恶的渐进”,“法律红绿灯”,“未成年人守护者联盟”多个主题摊位,借助沉浸式、游戏化、趣味性的闯关活动,让学生在参与闯关游戏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学习法律和心理健康知识。

活动现场四:心理团辅

凉山州心理学会讲师团讲师雷景萍为学生开展主题为“幸福是什么”心理团辅课。课程伊始,通过熟悉的律动舞蹈《幸福拍手操》快速拉近师生距离,引出课程主题;随后设置了“胡图图”视频、“绘制幸福泡泡”游戏、小组讨论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幸福的构成要素,启发学生重新审视幸福定义,深化对幸福的认知,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发现幸福、感受幸福,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挖掘自身的支持力量,健康快乐地成长!

活动现场五:法保课堂

凉山州心理学会项目部部长、讲师团讲师周应青为学生讲授《我们不一样》专题法保课程,通过一系列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偏好,引导学生理解个体差异,学会尊重和欣赏每个人的独特性。

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位讲师、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郑涴文:今天我很荣幸代表学会参加圆桌交流会讨论,看到多方力量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我深感责任与希望。

彭琳琳:学会这次提供的法保进校园活动挺有意义的,让我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有所触动,那就是在生活中还是需要给自己的孩子多分享点日常法律知识和心理知识,有意义且有必要。

俄木秀英:我今天主要负责“网络安全特工队”这个摊位的游戏,通过借助趣味游戏与案例解析,提升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与防诈骗能力,我看到孩子们在玩的同时又学到了很多关于安全与法律知识,我自己也受益匪浅。

索楚韵:我是第一次参加学会的志愿活动,随着活动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小朋友加入进来,我所负责摊位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虽然1.5小时的活动下来会感到疲惫,但这种付出带来的满足感和意义感是巨大的。这是一个温暖而有趣的公益活动,让人感受到付出的价值。

郑苑:作为志愿者,今天我有幸跟着凉山州心理学会的雷景萍老师来了一场探寻幸福的神秘之旅。对于今天参与本次团辅的体验,我想引用《人民日报》的一段话:“真正的幸福,不是拥有更多东西,而是拥有的东西都能让你感到快乐。有目标就去追寻,拥有的就好好珍惜,用心感知、活在当下,这才是最睿智的生活态度。愿你我都能常怀感恩之心,用心感受当下的美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此次开放日进学校活动有效为青少年的成长筑牢了法治与心理双重防线,构建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面社会支持体系大格局。下一步,学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开展和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心”支持,注入“心”能量。

本次活动参与者名单:张永华、郑涴文、雷景萍、何芊、周应青、罗芸、杨松,彭琳琳、俄木秀英、索楚韵、郑苑、逄子庆、叶鹏。


分享: